位于黎滩河岸边的古砖窑遗址
发现有“新城”字样的城墙砖(摄于2017年2月)
测量明城墙砖的尺寸(摄于2017年2月)
两年前,黎川县中田乡发现规模巨大的古窑址群,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这个古窑址建于何时?当时是用来烧造什么东西的?一直是悬在人们心中的一个谜团。最近,江苏省南京明城墙研究所终于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确认中田乡古窑址为南京明城墙砖的烧造遗址。
为了探究中田乡的古窑址之谜,江苏省南京明城墙研究所多次派专家实地进行考察,他们在现场不仅找到了有“建昌府”“新城”(南城县明朝为建昌府,黎川当时地名新城,归建昌府管辖)字样的城砖,其大小与南京明城墙砖完全吻合,并且专家还在遗址处发现了制作城墙砖的晾晒场,遗留下了大量未烧造的砖坯。这些砖坯长40厘米、宽10厘米,和南京名城墙砖完全一致。
过对古砖窑的测量,发现古砖窑的大小规格基本一致,专家认为这些古砖窑都是属于明代制作城墙砖的官窑。之后,他们对位于黎滩河两岸的古窑址进行了清点,计算出该处古砖窑数量不下200个,初步认为黎川古窑址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砖窑址群。
随后,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对当时烧制南京明城墙砖五省一市古砖窑址进行了考察,终于确认了黎川县黎滩河古窑址为全国迄今保存比较完整、规模最大的南京明城墙砖烧造古砖窑址。专家认为,黎滩河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巨大的烧制城墙砖窑址,一是水运便利,黎滩河下游通抚河、鄱阳湖、长江,船只顺流而下,航行20天左右便可以到达南京;二是当地资源丰富,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泥土等原材料;三是根据饶氏家谱的记载,当地自古以来就有烧制陶瓷工艺,有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窑工,短时间内便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生产。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垣,也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结构最完整、当时建筑水平最高古城墙,总共耗费了1亿多块城墙砖。当时为了生产大量的城墙砖,在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地区建造了古砖窑,但是由于其建造时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加上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破坏,绝大部分都已经损毁。黎川县中田乡黎滩河岸边的古窑址之所以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窑址沿河而建,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为破坏比较少,加上洪门水库的修建经常淹没在水下,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而时至今日都还基本上保持了当时古砖窑的原貌。
吴维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