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滚滚浓烟的高高烟囱,一度是人们心目中工业和工厂的最佳“形象代言物”,然而,如今在我市各大工业园区,烟囱早已成了稀罕物,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已被现代科技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改革开放40年来,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以智能科技引领产业实现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抚州工业人凭借百折不挠的开放精神,不断发力探索“工业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模式转变,全市工业发展朝着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的方向阔步前行。
产业智能化
冬日,在抚州高新区明恒纺织车间,智能飞梭高速旋转,一排排机器“手臂”正在将产品打包、装车,技术升级及装备更新使得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厂重焕生机。据了解,该公司投资2.3亿元实施了智能化纺纱厂技改项目后,企业职工由1000人缩减到100人,年产值由1.8亿元增加至3.2亿元。
正是在江铃底盘、明恒纺织等我市老牌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在抚州高新区,一场以智能化生产为引领、声势浩大的企业转型升级战已经进行多年。同样的,这场技术改革亦在其他各县(区)工业园区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决战在市场,决胜在工厂。”如今在东乡区,诸如荣成机械的汽车悬架支臂、转向器、金属型材车间,施美药业的包装车间,以及华冠电子的智能音箱、书源科技的智能净水机等智能车间和智能产品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生产环境,“机器换人”、无人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向。
智能制造是今后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现代制造业、民生服务业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立志实现跨越赶超的抚州,绝不能在这场革命中落后。
近年来,我市以促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推动试点示范,全市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我市已有80多家企业应用了智能制造技术,共使用智能制造设备672台(套),拥有智能制造车间(生产线)31个、智能产品生产企业6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1家,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达32%。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推动智能制造的决心和勇气。去年4月27日,市政府与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创建抚州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打造集技术转移、成果展示、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研及技术服务机构。院部设在抚州高新区,辐射带动全市,双方将联合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合作培养服务本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指导抚州市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与此同时,全市“十三五”期间实施智能制造的“千百十个”推进计划出台:在全市推广1000台智能制造装备、打造100个智能制造车间、培育10家智能装备企业、争取创建1家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中心。
此外,科技创新被作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等文件先后出台,设立200亿元市级工业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并按照主导产业分为若干个子项子基金,用于重大产业引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全覆盖行动,在全市市直、县直部门推行科技顾问制度和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荣成机械、明恒纺织、国泰特种化工等企业,先后在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等领域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将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应用于生产车间,对我市优势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智能产业化
将高科技的智能设备应用于生产车间,使得我市传统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激发出新的能量,继续在产业发展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但是,抚州对于智能制造的雄心远不止于此,抚州工业,不仅要做智能的使用者,更要做智能的生产者,连续两年在抚州召开的全省互联网产业大会便是这份雄心的佐证。
今年11月,全省互联网产业大会连续第二年在我市召开,期间举行的产业招商会上,18个互联网产业项目与我市签约,签约金额高达103亿元,涵盖了电商产业园、变电小镇、物联网半导体材料生产、互联网高端服务器研发与生产、互联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将有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抚州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有效转型增添新的活力。
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的新型主导产业、先导产业,也是我市当前发展智能产品制造产业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抚州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卓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创世纪超算中心等核心项目的落户,为我市发展互联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市先后出台了《“智慧抚州”总体规划(2015—2025)》《关于加快云计算建设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抚州市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抚州市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应用发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科技金融”“数字创意”等一大串新鲜的概念涌向了我市各工业园区,带去了活力和方向。
跟随着概念而来的,还有人才。市政府先后聘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根岸英一以及陈芬儿等11位“两院”院士,担任科技顾问或首席科学家,组建院士工作站10家,重点帮扶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企业。
在创世纪超算中心的生产车间内,上万台工作的服务器排排而立看似不起眼,穿行其间,机器内小小风扇吹出的风聚合在一起,竟令人有些睁不开眼。这些强劲的能量从抚州出发,与世界连接,智能产品也随之从抚州向外输出。而抚州工业的智能化,也藉由日益现代化的生产线和高精端的科技产品,向世界展示着元气满满的新面容。
艾晶 詹临福 本报记者 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