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但许多人却不知,抚州还有“医学之乡”的盛名。千百年来,抚河流域涌现出了数百位闻名于世的杰出医药学家,在江西境内形成理论丰富、著作丰硕、临床诊疗技术独特、传承久远的医学流派——“旴江医学”,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其中7人出自旴江流派。在全国历代62家针灸学派中,旴江医家占其8家。
如今,在抚河之畔,中医药名家云集、百姓崇医尚医的蔚然古风正在重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祖先遗留下的宝贵中医药文化资源,特别是“旴江医学”和“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将其与现代化资源充分整合,进行抢救性挖掘,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支柱型新型产业大力发展,尤其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名家正在抚州汇聚;通过高校、医院的升级建设,本土培养的人才梯队也正在向中医药行业、产业输送。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已初步成型,后继人才队伍也正在培育壮大。
大平台引大人才
去年9月,市政府在高新区建昌帮药谷项目用地进行中医药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有基础设施类、产业配套类、产业制造类、产业招商类等四大类3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22.32亿元。其中,由北京创盈科技产业集团投资的高新区建昌帮药谷建设项目投资达45亿元。接下来,这些项目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吸引大批中医药行业人才涌向抚州。
除了项目带动外,我市还积极搭建学术平台,吸引顶尖人才来抚传经。今年4月18日,抚州第二届生命健康科学国际高峰论坛如期举行,众多国内外医学名家汇聚一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感慨道,身为南丰人,看到家乡能举办极富挑战性的国际生命健康科学高峰论坛,感到无比自豪。
这些只是抚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开端。当下,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正在抚州召开,借助这个中医药行业最高规格的一个交流平台,市委市政府将积极与顶尖人才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助推产业发展。
除了交流平台,我市更加重视固有平台的打造,要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日前,南城县与江西省润邦药业有限公司签约一投资达8.5亿元的白花蛇舌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实训教学中心、中医养生体验中心、博士工作站等。该县还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对接,合作建立“建昌帮”药业研究室、建设“建昌帮”药业博物馆、申报“建昌帮”药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科研实习基地等。此外,“旴江医学”研究所、“旴江医学”论坛、“旴江医学”流派医疗城、省级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昌帮”中药炮制品种博览会等一大批引才育才的平台正在规划或建设中。正是通过这些高层次引才渠道,近年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引进博士6名,高素质人才14名。
新学院育新人才
抚州之所以有底气把中医药产业当作支柱型新型产业来发展,除了“旴江医学”“建昌帮”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还在于拥有一所中医药类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抚州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项目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7年,该校开设“旴江医学”试点班和“建昌帮”药业试点班,每班招生50人,并邀请对“旴江医学”造诣颇深的学者、专家来授课。据了解,试点班在完成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临川文化(旴江医学)》、《旴江医学纵横》、《傅淑清临床经验》、《旴江医家传承脉络及成长历程和背景》、《建昌帮中药药业史》、《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理论教程》、《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实训教程》等课程,使学生成为“旴江医学”、“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推广和传承的专业人才。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我市计划在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升本之后,设立旴江中医学院,以发掘“旴江医学”精华,为“旴江医学”中医药特色流派培养人才;还设置“建昌帮中药材炮制院”,打造“建昌帮”药物炮制职业教育品牌,发掘“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特色和优势,形成“建昌帮”中药炮制传播课程体系,培养一批掌握传统炮制技艺的技师。
除了重视“学院派”人才的培育,我市还重视民间传统人才的挖掘。去年9月27日,南城县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昌帮”药业第七代传承人上官贤举办传承拜师收徒仪式。据了解,该县有十余家中药饮片加工厂,年产值过亿元,多位“建昌帮”药业传承人都在这些药厂里任技术顾问,并授业育人。
今年上半年,市卫计委建立了抚州市名中医评审专家团队,评选出首届抚州市名中医10名,这次评选活动彰显了抚州市对中医药人才的珍惜与重视。
如今,赣抚大地蔚然壮大的翠绿杏林正在创造着抚州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灿烂明天。
张华荣 章伟 本报记者 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