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正旺,惊艳世界。
初夏时节,行走在黎川陶瓷产业园,动人的生产场景、非凡的创新、骄人的成果……无一不令人欣喜、催人奋进,昭示着黎川陶瓷产业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自主创新立标准 瞄准欧美提质量
近日,由江西京尚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景德镇)研发的Q/JXJS 001全陶瓷(煎)炒锅企业标准,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发布和实施。这是国内首个耐热陶瓷烹饪锅具系列标准,将锂陶瓷锅具无毒无害、热效率好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为黎川打造国家耐热陶瓷产业基地拓展出巨大的空间。
走进江西伯格陶瓷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一件件色彩鲜艳、风格鲜明的陶瓷杯琳琅满目,这些刚出窑的杯子即将运往深圳,直销欧美各国的超市和商场。公司总经理尧忠义自信满满:“科技创新让我们成为迪士尼、沃尔玛、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稳定供货商,公司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全部走向欧美中高端市场。”
江西帮企陶瓷有限公司原本生产陶瓷酒瓶,后经细分市场,转型生产耐热瓷,并加大创新投入,企业的40项专利和先进的全自动化窑炉为产品提供质量保障,转型当年产值1.4亿元。同时,公司打造电商团队,全部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去年“双十一”在天猫日销售瓷煲3万件,位居全国同类目产品第一。
黎川陶瓷产业亮点纷呈的背后,是该县全力打造“百亿陶瓷产业”、建设最具竞争力的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结出的硕果。为激励创新,该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激励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设立陶瓷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引进先进工艺、设备、技术及有效降低成本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陶瓷展(推)销会,赴广东、福建等产瓷区考察学习,并发挥“财园信贷通”“过桥资金”的作用,解决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鼓励黎川籍考生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相关院校,对被录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次性分别补助10000元、5000元,着力培养本地人才。
靠大联强拓市场 找准“痛点”求突破
追寻黎川陶瓷产业的闪光足迹:2011年被授予“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称号;2014年被评为“江西省陶瓷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去年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1%,利税1.2亿元,同比增长20%;目前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陶瓷企业11家,黎川陶瓷被列入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但黎川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虽然黎川耐热瓷占国内外市场半壁江山,但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陶瓷原料受制于人的现象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痛点”。
为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黎川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升级体系。同时,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成集研发、培训、生产为一体的陶瓷产学研基地,并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基地运行,选拔陶瓷企业技术骨干进入基地脱产学习。
伴随着人才和技术的大投入,黎川陶瓷的“痛点”变成创新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国内新型锂材料替代锂辉石的重要研发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技术正在进行中试,昔日长期依赖进口的耐热瓷生产关键原材料锂辉石和透锂长石将有望被新材料取代。此外,3D打印陶瓷模具等课题不断推进,源源不断地为黎川陶瓷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为开拓市场,该县陶瓷龙头企业率先整合力量,靠大联强闯新路。九州陶瓷与苏泊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苏泊尔耐热瓷独家核心供应商。双方还成立项目组整合产销人才和技术,全力推进新品研发、质量提升、产能提升、成本优化等合作,使产品质量快速提高。如今,双方合作订单年均增长45%,去年合作产值超1亿元,今年有望超3亿元。
“九州模式”为黎川陶瓷打开了创新升级发展空间,荣事达、伊莱特等知名企业纷纷与环球、康舒等公司合作,一款款五彩缤纷的陶瓷产品走向世界,美化生活,黎川陶瓷产业迎来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