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鸿远果业工人正在分拣蜜桔。
进入冬季,大部分旅游地进入淡季,而没有国家5A级景区的南丰却迎来旅游旺季,单日游客接待量最多达到3万人次,正在进行的南丰蜜桔文化旅游节,为火热的南丰增添助热器,每天吸引成千上万人关注,全国110余家旅行社纷纷来人来电洽谈“采摘游”事宜。
一个县城能成为当下的旅游热点,得益于南丰县绿水青山孕育出了一颗大树——蜜桔产业之树,使南丰成为媒体的聚焦地,成为游客的“香饽饽”,成为富民强县的“摇钱树”。
让我们走进南丰,感受这颗大树的独有魅力。
百亿产业树
眼下,正是蜜桔收获季节,南丰的每一条沟、每一条河,门前屋后都成了风景,山上、溪边、屋旁都是金灿灿的果。
全县70万亩连片的蜜桔树使南丰成为抚州市第一个“百亿”农业产业树,品牌价值达50.42亿元,名列全国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第八。
南丰蜜桔是金牌,何愁今年30亿斤蜜桔不好卖。
内销火爆的同时,出口亦迎来喜讯。日前,重约20吨、货值5.6万美元的南丰蜜桔,成功踏上出口欧盟之路;11月20日,南丰蜜桔将搭载“中欧班列”首发,41节车厢将满载南丰蜜桔到俄罗斯、欧盟。同时,该县还启动了美国市场谈判,有望将出口拓展至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今年,南丰蜜桔出口量预计将突破4亿斤。
在这棵大树吸引下,华厦五千年、桔花香食品、梦龙果业等“桔字号”企业纷纷进驻,全县形成以“桔花香”等为龙头的食品饮料精深加工板块,以“晟丰包装”等为龙头的包装工业板块,以“梦龙”为龙头的蜜桔销售加工板块,形成集群发展之势。至目前,该县“桔字号”企业达近1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年产值突破20亿元。南丰一跃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县”“江西省十佳宜商县级城市”。
生态旅游树
浩瀚的桔海造就南丰的生态优势。借助桔子这颗大树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旅游,是南丰坚定的信念。
“蜜桔+旅游”,助力南丰开启旅游全域化新时代。该县主攻乡村示范休闲游,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单位、个人投资投工投劳参与“桔园变游园”“桔园变公园”,全面进行景区化改造和旅游化提升,集中培育和建设一批充满乡愁韵味和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琴城镇入选国家级生态乡镇,还入选“2015年江西省十大休闲小镇”;市山镇包坊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罗俚石蜜桔生态园等10家“桔园游”农家乐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结合蜜桔种植历史文化、当地傩文化和名人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无围墙景区——桔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并成功创评国家4A级景区,还重点打造了观必上等30多个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桔园游项目。“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桔、冬泡泉”在南丰成为休闲游新时尚。去年,全县新增国家3A级景区1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3个,接待游客349.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69亿元。
凭借蜜桔优势和积极努力,南丰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百姓致富树
如今的南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蜜桔,去年该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81元,连续七年全省第一。
11月12日,第十三届江西南丰蜜桔文化旅游节在县桔都文化广场举行,吸引成千上万国内外游客。远道而来的人们或游桔海,采蜜桔;或逛古镇,做瓷器;更有游客走进农户家体验磨豆腐、煎油圆、打糍粑、包清汤、做灌心糖、纳鞋垫等各种民俗乐趣。每两年一届的蜜桔文化节成为桔农与外界经贸合作的桥梁,促进蜜桔销售,实现桔农增收。
揭才爱是一名专职收购水果的经纪人,销售蜜桔赚了钱在县城买房安家。她利用闲暇时间到果园挑选蜜桔,通过微店售卖,去年一年卖出3万多斤,收入颇丰。“昨天在树上,今天在路上,明天就在您的舌尖上……”揭才爱的朋友圈里满屏的蜜桔广告。
在南丰县,像揭才爱这样的专职水果经纪人,已经有3万多人,他们“南征北战”,在全国30余个省、市建立200多个销售网点,帮桔农卖桔的同时,也富裕了自己的生活。
“桔王”韩老细家距离县主要景点——观必上景区只有十分钟车程,每逢周末,他家门前的小车总是满满的,最多时一天要同时准备6桌农家菜招待游客。“现在桔农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前来赏花、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不算卖桔子的收入,现在韩老细在桔园边开的农家乐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
曾经闭塞的乡村在“蜜桔”的带动下迎来四面八方游客,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借助蜜桔游等节庆活动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为南丰农民的致富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聂丽萍 本报记者 范文发 乐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