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城讯 (特约记者揭方晓)今年以来,南城为打造“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围绕“3+1+1”(即以绿色食品、机械电子、高档轻纺为主导产业,以中医药为新兴产业,以校具为特色产业)工业发展体系,重点做大做强机械电子、中医药、校具加工三大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使工业提质增效。1至6月份,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86.5亿元,同比增长14.1%;新签2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合同固定资产总投资79.66亿元。
机械电子产业是南城传统优势产业,该县一方面紧盯机械电子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派出专业招商小分队在深圳等地驻点招商,新引进佳美伟业、百俊达等电子企业5家,目前,该县电子企业总数达40余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支持机械电子产业发展意见,规划建设1000亩电子产业园和2000亩电梯产业园。另一方面,县工创投与市金控基金合作,成立了全市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2.5亿,重点支持联益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累计为34家企业转贷2.88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600余万元。此外,针对园区困难企业和“僵尸企业”,充分发挥工创投作用,大力开展困难企业盘活和“僵尸企业”清理,促使冠志、奥迪斯、美梦斯、西贝儿等一批停产企业成功盘活,实现闲置土地和厂房的有效利用。
围绕振兴“建昌帮”中华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今年以来,该县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5000万元的发展基金,规划建设1000亩中药产业园,突出做好种植基地、药材加工、产品检测、交易市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六篇文章,推动中药全产业链发展。在种植基地方面,目前已流转土地5万亩,完成栽种3.1万亩;在药材加工方面,已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12家;在产品检测方面,正在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的区域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在交易市场方面,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规划建设40万平方米的一站式中药材交易市场,并积极申报中药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该县还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接,拟在成立建昌帮药业研究室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南城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并规划建设“建昌帮”中药博物馆,大力传承、弘扬建昌帮药业和盱江医学文化。
同时,该县依托“中国校具生产基地”“江西省校具加工生产基地”两块金字招牌,规划建设1000亩校具产业园,目前已经完成征地700亩,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校具企业6家,全县校具企业营业收入达21.5亿元、利税1.9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9%、12.7%。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