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城讯 (通讯员彭国正)日前,从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秀企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到获得4项市科技进步奖、拥有23项专利授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于南城工业园的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人才红利”中尝到了甜头,成为我省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南城县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人才强县”为目标,实施现代产业人才工程,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吸纳集聚人才作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牵引、各尽所能”的用才留才良好环境。至目前,该县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275人、企业管理人才3216人、高技能人才2663人,其中引进培养“千人计划”等创业创新领军人才30余人。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该县有针对性地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入口”制度,通过对口支援、异地交流、讲学、兼职、短期聘用等柔性引进方式,精准对接、高端引进。仅今年1—5月,该县就组织开展各类招才引智活动10多场次,引进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400余人。
在广开“进贤路”的同时,该县还着力营造良好的留才环境,筑好“暖心巢”。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共联系各类专家300多名,并建立管理服务台账。对企业引进带来技术、带项目的专家教授,发放一定的创新奖金;对园区和乡镇创业园全职引进的博士、硕士和“985、211”高校毕业大学生,通过提供房贷贴息、房租补贴、开通医疗“绿色通道”、子女上学可自主择校等形式,有效解决他们在住房、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坚持每年开展“县优秀人才奖”评选活动,对在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1—5万元奖励,营造尊才重才、招才聚才的浓厚氛围。
厚植留才“沃土”,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广明实业、联益电子、迈赛特科技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以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科创中心;豪普高科、麻姑集团、洪门实业等企业正在加快上市步伐。目前,该县9家企业被评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96项,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0余个,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产品3件、江西省著名商标15件,启动“县校共建”、“智力共建”等项目64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3.6%。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