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唐咸富 陈振寿 特约记者 邓兴东
一座座村庄花木掩映,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一户户庭院整洁美观,一条条溪流清澈见底……时下走进金溪乡村,移步是美景,入目皆清爽,处处给人一种农家美的享受。这是该县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
整治脏乱差 力度空前大
近日,记者走进金溪县双塘镇,发现集镇以前乱搭乱建的大大小小钢架棚一扫而空,长长的街道整洁有序。镇党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镇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除了带头率先拆除自己搭建的钢架棚外,还动员亲戚朋友拆除乱搭乱建。对少数“钉子户”,镇、村干部连番上门做思想工作。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集镇及周边150个钢架棚全部拆除完毕。
今年以来,该县先后出台了《“幸福家园,秀美乡村”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交通主干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等系列文件,在环境卫生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搭乱建整治、房屋外观改造、植被恢复整治等方面,都明确了时限、目标、责任单位和严格的考核激励制度。县财政按照通道沿线每个乡镇100万元、非通道沿线每个乡镇50万元的标准,及时下拨1100万元启动资金。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目前已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127吨,清理路肩、沟渠199.1公里,清除杂草11.8万平方米,清除淤泥2070吨;规范集镇和国道沿线房前杂物摆放413家,清理店外经营602家、占道摆放大面积杂物(商品)136处……一座座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文明集镇、生态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机制长效化 治理常态化
在陆坊乡下李村,记者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保洁员正将桶内的垃圾倒入清运车,运往指定垃圾处理点。
为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果,该县建立了县、乡(镇)、村、组、户“五级联动”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促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本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负责抓好辖区内治理工作。村里设立监督员,全面监督、指导本村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各村小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同时按3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要求,择优聘请本村低保户或五保户担任保洁员。保洁员与村小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签订相应的协议书,做到每天至少清扫一次村道、清理一次垃圾。此外,采取“政府奖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筹一点、群众出一点、能人捐一点”的方式,广泛筹集资金,突出从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抓好设施建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常吹文明风 村美人更美
“新农村,清洁好;屋内外,勤打扫;有垃圾,不乱倒;分类型,处置好;有机物,入沤窖;无机物,方可烧……”走进浒湾镇黄芳村,村头文化墙上的《清洁卫生三字经》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激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该县采取悬挂横幅、印发倡议书、制作文化墙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及环境治理基本常识;采取“广泛发动群众编写,村‘两委’收集整理,召集村民代表讨论通过”的形式,鼓励各村结合村情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维护良好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这一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环境卫生示范户评选等活动;鼓励和引导村民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发展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如今,在金溪县农村,自觉、主动维护良好环境已蔚然成风。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