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心小分队的积极推动下,浒湾镇湾彭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胡新平 摄
“如果这10个项目能顺利实施,村容村貌将焕然一新。”3月9日,金溪县财政局连心小分队队长在浒湾镇洛城村,高兴地向记者谈起该村环境治理蓝图。
今年,我市吹响了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嘹亮号角。像金溪县财政局连心小分队一样,一支支驻村连心小分队在农村环境治理中不断发力!
“干”出新气象
3月8日,灵谷峰景区沿线临川区湖南乡坪山村内的34处违章建筑一天之内全部被拆除。工作推进如此迅速,离不开连心小分队的努力。
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始的那天起,连心小分队的驻村干部就和乡村干部一起进入了一种近乎“苛刻”的工作状态。从基础的调查统计,到宣传文稿的起草,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督促,再到垃圾运输、环境规划,事无巨细,一一担当。
“刚开始整治环境卫生,说要拆除占道违章建筑、危旧房,大家都以为是做做样子,没想到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坪山村村民范海云说。
据悉,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连心小分队采取“天天督、当面教、重点帮、全覆盖”的方式,到每家每户进行督查督办。“哪个地方垃圾多,什么地方容易堆积垃圾,哪家意见大,我们都清楚。”连心小分队队长杨志波说:“环境治理任务重、难度大,但只要走进群众中,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坪山村,一栋新建的房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杨志波说,这是争取多方面资金为村里的精准扶贫户郑其辉建造的房屋。郑其辉是村里的五保户,过去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如今,郑其辉提起连心小分队就忍不住要夸上几句,带头拆掉危旧土坯房的同时,还不忘劝导乡亲不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远不是几句劝导就行的。这一惠民实事,考验的是干部的担当和智慧。在金溪县浒湾镇湾彭村,68岁的彭慧琴老人逢人便说,驻村的市交通局连心小分队干部就是她的亲人。老人无儿无女,送煤气、修屋子、搬重物……只要老人需要,连心小分队必定上门服务。村里进行整治,老人二话不说便拆了自家违建的厨房。
如今,无论是坪山村还是湾彭村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全力争创全市样板。
“跑”出新景致
“去年,连心小分队到省财政厅为村里争取到投资1000万元的美丽乡村项目。”
“2月,连心小分队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协调村里湿地清理连通事项。”
“3月,连心小分队与县教育局协商村小学道路平整硬化问题。”
……
在金溪县浒湾镇洛城村村民的眼里,自从县财政局连心小分队驻村后,村里就悄然发生变化。
以往的洛城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带着诗情画意,尽管这里有迷人的十里香樟和带着时光记忆的明清老屋,但连心小分队驻村干部更为因脏乱差而蒙尘的洛城感到心痛。有山有水有乡愁的洛城,不能再这样糟蹋下去了!连心小分队首先争取将洛城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掀起了一场“环境革命”。
洛城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后,村庄进行了一次系统科学规划,并一鼓作气修建了景观广场、游步道、亲水平台、观景平台、古渡口码头等设施。经过“美容手术”后,洛城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里香樟、河畔人家”的新画面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看看现在我们村环境多好,小伙子找对象往家里一带,姑娘一看就相中了。”村民王大羊指着整洁的道路说道。村民也纷纷主动捐资,为村里的建设添砖加瓦。
“建设美丽乡村,洛城还要强化前期规划,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每个项目尽快落地。”连心小分队队员的话让人对洛城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试”出新路子
雨中的法水村显得格外空灵。见到市旅发委驻法水村连心小分队队长徐家保时,他正和驻村干部一起把被雨水打落的树叶捡进垃圾桶中,他告诉记者,做到垃圾不落地是他们的习惯,也是对村民的示范。
法水村位于资溪县嵩市镇,是通往景区法水温泉的必经之地,更是景区外围的一个形象窗口。然而,徐家保刚来法水村时见到的状况却是,水泥路旁堆满杂物,水沟里堆积了很多垃圾,变成臭水沟。作为村里的“新村民”,连心小分队队员开始思索如何改变现状。
“最早我们在村庄里进行环境治理,为打扫卫生而累得满头大汗,但有些村民却躲在家里打牌。”徐家保说,为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他们采取制定村规民约、典型带动等措施,针对比较固执的村民,他们主动上门去帮忙收拾乱堆乱放的杂物。小分队的行动,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今,家里的垃圾村民都会扔到附近垃圾桶里。
农村环境治理是一场“突击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从源头抓起,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保持好、维护好农村环境治理成果。为此,连心小分队又下力气制定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监管保障机制。
付水兰是村里聘请的保洁员,她告诉记者:“每天要进行两次道路清洁,每个月村里还要对保洁员进行评比,并以考评结果作为保洁员的奖惩依据。”有了约束,保洁员工作起来有了更多的责任心。
法水村的“美丽之路”,就这样从连心小分队的诸多实践中走出。
罗伟明 本报记者 罗英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