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高新区强势招商纪实
詹临福 本报记者 王方圆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说的是习武之人晋升高手的不二法门。而对于抚州高新区来说,外功,就是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推动;内功,就是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抚州高新区内外兼修,在招商上围绕主导产业,在服务管理上注重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招商引资工作朝气蓬勃。
“鱼骨图”定制招商
动则通,不动则痛。经济元素的流动,需要强劲动力,而招商引资,无疑是高新区运转的引擎。
今年,高新区的这台引擎咆哮轰鸣。伴随着招商理念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招大引强转变,招商方式由撒大网招商向产业招商、精准招商转变。7月22日,在2016年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6个项目落地,投资总额达130亿元。这些项目还都是“大家伙”,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具有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技术。这些体量巨大的新元素流入,使高新区实现快速发展。7月22日签约的16个项目,其中重大工业项目10个,涵盖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新业态项目6个,包括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的引进正是围绕着产业“鱼骨图”进行的,正因为坚持精准招商,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才能不断优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的轮廓愈加清晰。数据为证:2015年至今高新区新引进主导产业项目67个,占新引进项目总数的75%;今年1—7月份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总量的67.6%。三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高新区工业的中坚力量。
迪比科与美国正道集团投资2.5亿美元的石墨烯电池项目,博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陈芬儿合作的15亿元博雅欣和项目……近年来,这些明星项目的入驻,让高新区这座工业王国变得高大上。
从“野蛮发展”到“健康生长”
强有力的招商成果给高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内部的服务跟进,杜绝了企业的野蛮发展,促其在高新区内健康生长。
在服务上,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据了解,高新区该项行动已由集中帮扶阶段转入跟踪推进阶段。所有的帮扶人员都动起来了,走进每家企业,建立企业困难问题台账,帮助企业扫清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截至10月底,省市区各级入企帮扶工作组累计走访企业267家,走访企业965次,收集企业反映的困难及问题234个。这种流动式的服务管理,同样带来了生产力。据统计,全区企业现已累计受益约12750万元,预计受益5.1亿元。
在帮助企业提升发展的过程中,高新区管委会尤其关注一些老牌传统企业的升级改造。前段时间,明恒纺织正忙着搬家,这家2002年就进驻园区的老牌企业迎来了新厂区、新厂房、新生产线,在管委会划拨的新土地上,明恒纺织完成了“智能化纺纱厂技改项目”,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还有江铃底盘、博雅生物等老牌企业,都在管委会的帮助下进行新的生产线建设,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科技创新含量。在“新锐”面前,这些传统企业没有老气横秋,它们也让自己活跃起来,在市场上保持强劲的竞争力。1—10月份,高新区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6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税金15.1亿元,同比增长23.2%。
实现更“高”更“新”
经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高”和“新”,工业园区界的新锐露出了锋芒。
江铃底盘、明恒纺织、博雅生物等传统企业老当益壮,迪比科、金品铜科、海利集团等新力量勇当先锋,趣分期、盈盈金融、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业态承载着希望,在整个高新区内,带来了经济发展新气象。
“高”就是高科技。前段时间,投资45亿元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在高新区签约落户,这个项目的落户正是高新区科技优先战略的体现。
在迪比科的生产车间里,完全颠覆了记者以往对工厂的印象,车间里一尘不染,十分安静,就像实验室一样,而这里生产的是汽车动力蓄电池。当下,走进高新区的一些企业,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森鸿科技、德义半导体、博雅欣和等这些高科技企业也正蓄势待发,高科技,已经成为园区企业发展的潮流。
“新”就是新业态。良好的结构和运转,使得高新区的发展呈现出开放式、多元化的特征,而新业态的集聚也应运而生。今年,通过“双返双创”活动,高新区成功引进抚州籍商人创办的趣分期互联网金融项目,项目一期拟投资6亿元。上半年,高新区引进了新业态企业14家,已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集群。
在我市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令人浮想联翩。据了解,高新区正利用乌石山优美的自然环境,打造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融合的文化创意小镇,并加速引进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新媒体等特色文化创意企业入园,力争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资源的流动带来了活力,人员的流动带来了效率,技术的流动带来了创新,文化的流动带来了希望。更“高”更“新”,高新区正以青春、强壮的姿态实现抚州工业的凌云之志。
记者手记
走访中,记者发现,高新区的多家企业都有这个现象:前面在生产、后面在建设。这些进行建设的企业,有的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有的是主导产业扩大规模,在高新区清晰的发展思维和准确的产业布局下,每家企业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每个产业都有了各自的历史使命。传统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是发展的先锋,新业态则是发展的未来。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发展蓝图下,相信抚州高新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