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城讯(罗会明 特约记者揭方晓)远远的,只见一片红墙紫瓦掩映在绿树之中。及近,新修的沟渠、河堤砖砌石垒,很是坚固;村中池塘水波荡漾,清澈见底……日前,记者驱车沿着新修的进村水泥路来到南城县沙洲镇邓坊村,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怡人的田园景象。
同行的县扶贫和移民局干部介绍说,以前,该村可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落后村”,是县里少有的几个省级贫困村之一。邓坊村的精彩变迁,是省市县多家帮扶单位劲往一处使全力帮扶的结果,是各项涉农资金整合投入的结果,可以说邓坊村的今天,是南城县聚合力量打响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生动范例。
独木不成林,一指不成拳。要将脱贫攻坚战打响、打漂亮、打出切实的成效,就得紧扣“谁来扶”这一问题,精准整合各方力量。南城县正是这样做的。首先,整合部门力量。结合省、市直单位挂点扶贫,将县直单位与贫困村对口帮扶,积极协调整合省、市、县有关单位对口支援,搭建项目对接、产业承接平台,为贫困村提供信息、技术、项目、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帮扶。其次,整合党员干部力量。结合“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在县直单位选派了475名优秀干部组成扶贫攻坚小分队,进驻146个行政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对全县10个省级贫困村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撤队伍”。同时,为确保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的全覆盖,采取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2户、连心小分队所在单位全体副科级实职以上干部每人帮扶1户、小分队成员每人帮扶1户,其余由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包干托底”的方式,实现了全县扶贫工作的“一对一”结对帮扶。目前,全县2677户贫困家庭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此外,整合社会力量。研究制定了《南城县民营企业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南城县“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扶贫。特别是将贫困户的需求与社会扶贫资源进行有效对接,采取“多对一”“一对一”帮扶,实现了资源精准化配置。近年来,全县共有20余家企业参与了贫困助学活动,有近百家企业、工商户及社会组织与贫困家庭在资金、就业等方面实现直接对接,涉及资金超千万元。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