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吹响“四进四联四帮”集结号以来,市直100支“连心”小分队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大力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全力聚焦精准扶贫、信访维稳、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收到良好社会反响。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市里选派干部带着锅碗瓢盆来村里工作,是多年未见的好现象,一看就知道动了真格,是真心实意来帮村里办事的。一些群众则由衷地感叹:“苏区干部好作风,回来了!”
一年多来,全市各级“连心”小分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8万余件,完成为民项目26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6500余起。今年以来,我市信访工作呈现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越级信访量和集体上访量“四个下降”良好局面,社会稳定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其中,“连心”小分队功不可没。据了解,挂点帮扶村到市以上上访量同比下降79.2%,到县上访量同比下降59.5%,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
精心挑选 确保“选得准”
为了选好、选准选派干部,市委活动办颇花了一番心思。一方面,注重配强“连心”小分队队长。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担任科级以上干部、比较年轻、身体健康等五个方面,作为选任“连心”小分队队长的必备条件,并由“连心”小分队队长兼任挂点帮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让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当地建设之中。另一方面,精心选派“连心”小分队成员。对不适应基层工作或在基层工作中表现不好的“连心”小分队成员,一律要求派出单位召回或重新选派。截至目前,全市共召回“连心”小分队成员38人,重新选派38人。
我市还把“连心”小分队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市委明确规定,“今后凡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提拔,均必须有参加‘连心’小分队的工作经历”。自选派工作开展以来,市直单位有2名拟提拔任用的人选,因没有“连心”小分队工作经历而未被列入考察对象,有24名“连心”小分队队长提任到县级领导岗位、187名“连心”小分队成员提任为科级领导干部。
精确选派 确保“下得去”
为解决选派干部“不是基层所需”或“不是干部所长”的问题,我市对挂点帮扶村和选派干部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安排,按照“党群部门联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政法部门联乱村、农业部门联产业村、科技部门联专业村”方法,对选派干部反复筛选,力求适需结合。
同时,强化保障,解决选派干部的后顾之忧。我市规定,选派干部保持“两个不变”,即身份不变、待遇不变,一般一年一轮派;工作与选派单位全脱钩,必须“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自办伙食,自带被褥和生活用品,不得增加挂点帮扶村和群众一分钱负担;选派干部按每人每天50元标准进行补助,不足部分由财政兜底。自“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开展以来,市直100支“连心”小分队,有31支吃住在农家,69支吃住在村里。
精细管理 确保“呆得住”
远去的风筝不断线。在选派干部到挂点帮扶村工作期间,市委活动办注重加强管理,并通过“三化”手段实现精细管理。
首先,工作目标化。市委明确要求,“连心”小分队要实现“驻村入户进得去、留得下,联系群众联得紧、系得牢,为民办事办得实、看得见”三项目标,完成信访维稳、精准扶贫、基层组织建设三大任务。为此,市委活动办对每项任务进行具体细化,使“连心”小分队行有方向、干有目标。
其次,考核制度化。建立派驻成效与考核工作“双挂钩”制度:一方面,与个人任用挂钩。派驻期间,违反纪律、工作不力的“连心”小分队成员,将影响其本人年终考核和提拔任用。另一方面,与单位考评挂钩。将“连心”小分队工作纳入选派单位的党建工作考评,排名倒数十位的选派单位,取消其党建工作评先评优资格。
再次,督查常态化。市委活动办先后开展了8次专项督查,督查范围覆盖全市12个县(区)157个乡(镇、场、街道),共抽查327个挂点帮扶村。每次督查,均下发督查通报,并直接发送给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和组织部长。在督查过程中,发现违反驻村工作纪律的,第一次,由个人向市委活动办作书面检查;第二次,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向市委活动办作书面检查;第三次,市委对所在单位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并将个人书面检查放入档案。
精准指导 确保“干得好”
为了更好地实现挂点帮扶工作目标,市委活动办不当“甩手掌柜”,而是通过精准指导,确保“连心”小分队下去之后“干得好”。
市委活动办注重加强工作对接,要求县(区)委活动办每季度至少牵头一次,组织市、县(区)“连心”小分队与对口相关县(区)直单位开展碰头会,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加强安排指导。市委活动办每月下发一次近期工作安排意见,指导“连心”小分队工作,做到“年度有计划、月度有安排”,努力解决“连心”小分队下去之后“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为提高“连心”小分队工作能力,市委活动办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次市、县(区)“连心”小分队工作座谈会,并经常组织“连心”小分队之间开展实地参观、以会代训活动。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组织“连心”小分队成员培训1.5万余人次,其中市本级821人次。
罗伟明 本报记者 卢彬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