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黄讯 (邓维娟、尹文兵、特约记者程孝平)“这里的生态环境太美了,群竹婆娑起舞,远处层峦叠嶂,满目苍翠,让我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美景中,十分轻松、惬意。”近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宜黄县二都镇山前村游玩后由衷赞叹道。近年来,宜黄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
做生态修复的“加法”。从今年起该县实行为期5年的封山育林,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25%。今年,该县封山育林面积达182.07万亩。同时,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彩色宜黄”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已完成人工造林2.6万亩。做生态损耗的“减法”。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准入制度。做生态开发的“乘法”。大力发展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为主的生态经济,建立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51个,今年该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5.6万亩,预计可创产值5.2亿元。做生态保护的“除法”。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打击力度,重点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农业面源等源头控制。
与此同时,该县聚焦人文美,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提升知名度的战略性产业来打造,充分依托禅文化、戏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引进台湾花莲客商投资1亿元,开发建设集养生度假与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樱花谷默照禅庭景区。同时,加快谭纶文化公园、石巩寺景区等重点景区建设。目前,该县已拥有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2个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1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今年1至8月,该县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亿元。
此外,推动城市总体规划与旅游规划、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相融合,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先后完成了卓望山森林公园、亲水湾公园、百鹭洲公园、水北公园等一系列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同时,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共投入资金2.94亿元,打造了484个新农村建设点,涌现出戈坪新村、江背新村等全省百佳优美村庄。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