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溪讯 (王筱雄、特约记者邓兴东)近日,记者在金溪县城西生态高新产业园看到,一排排厂房之间樟桂葱茏、鸟鸣啾啾,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座靓丽宜居的生态小城。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强县”发展战略,围绕高新产业,紧盯绿色项目,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该县工业园区已投产的规模以上生态高新企业达66家。一季度,该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9亿元,增长8.7%;财政总收入4.09亿元,增长12.2%。
近年来,金溪县始终恪守“生态就是生命、生态就是品牌”的理念,严把招商引资“环评关”和“亩均创税关”,坚持做到“三不引进”(亩均年纳税低于5万元的不引进、环保不达标的不引进、技术设备落后的不引进)。仅去年以来,该县就婉拒了27个存在污染隐患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发展循环经济是追“新”逐“绿”的重头戏。该县在纳税、土地等多方面制定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各大产业拉长循环链条,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金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三次产业之间的大循环、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三个循环体系。
粮食加工是该县一大传统产业,有千佳米业、鸿发米业等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40余家。这些粮食加工企业除了直接催生春雨油脂、中天油脂等一批粮食加工下游企业外,还为周边其他企业提供了丰富、廉价的燃料——谷壳。目前,该县思派思、依思特等30余家企业改用谷壳作燃料,不仅每年节约燃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5万立方米,还为县城周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上等有机肥——谷壳灰。
同一产业企业之间的中循环更是比比皆是。该县香料香精产业拥有企业45家,其中八成以上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循环发展产业链。思派思、盛伟等企业生产的樟脑粉、芳樟醇等产品成为新杰、隆科等企业的原料。新杰、隆科等企业生产的塔尔油、妥尔油等产品又成为天奕香料、拓普克林等企业的原料……循环发展模式,让该县香料香精企业很大一部分产品实现了直接在家门口销售。
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内部小循环的一大法宝。该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研发中心建设等给予大力扶持。坐落于工业园A区的鑫发实业,过去由于受技术条件所限,生产的红冰铜、白冰铜直接外卖,经济效益不明显。去年,该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采用综合回收技术,对红冰铜、白冰铜等初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实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目前,该县工业园区有80余家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实现了废物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延伸了产业链条,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