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王筱雄 特约记者 邓兴东
编者按:春风化雨润万物,赣抚大地溢生机。踏着“十三五”第一春的脚步,乘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首战之年的东风,我市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一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13”工程为抓手,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实现“绿色崛起、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抚州”的宏伟目标。这13项工程,既是发展升级的产业重点,更是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牢牢抓住的工作重点。为及时报道各县区抓好“13”工程出台的新举措,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本报今日推出“打好三大攻坚战 推进‘13’工程”专栏,敬请关注。
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鸟翩跹;俯视河湖,碧波荡漾鱼欢跃;眺望远山,苍松翠柏峰峦秀;近看街巷,移步换景美如画……时下,漫步金溪城乡,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迷人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到处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金溪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全力做好“生态工业、生态城建、生态旅游”三篇文章,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生态工业提质增效
“金溪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就是绿色生态。保护青山绿水是我们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该县决策者如是说。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该县坚持理性招商的理念和“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严把项目“环评关”和“亩均创税关”,做到“三不引进”(亩均年纳税低于5万元的不引进、环保不达标的不引进、技术设备落后的不引进)。仅去年以来,该县就婉拒了23个存在污染隐患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对已引进的企业,该县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强环保监管,聘请了30多名环保监督员,每天上门监督、核实企业环保状况。与此同时,县环保局实行夜间值班制度,一天24小时受理环保举报,对违规企业一经查实即按规定予以处罚,并责令停产整改。对于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则坚决予以关停。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关停了12家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据悉,去年,该县新引进的15个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全部是高科技生态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增长8.4%。
生态城建普惠民生
“想不到一个县城竟然有锦绣公园、象山公园、心湖公园等多个大型公园,每个公园都有宽阔的水面,绿树鲜花倒映其中,令人仿佛走进了仙境。这里的农村也很漂亮、很整洁。我决定在金溪投资创业……”以上摘自一位客商的考察日记。
该县大力实施“西移、东保、南延、北优、中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构建起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5321”城市生态系统,即“五大公园”:象山公园、锦绣公园、心湖公园、理湖公园、香樟森林公园;“三大广场”:锦绣广场、象山广场、城南广场;“两大板块”:生态商贸走廊商业板块、生态教育园区宜居板块;“一大水系”:高坊水库主干渠连通县城三大人工湖、五大公园和城北生态茶园,打造“人在渠边走,好似画中游”的优美景观。同时,该县扎实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强力推进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小区绿化、城郊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率,重点打造了一批绿化亮点。
生态旅游渐入佳境
该县古村落资源丰富,保存较好的明清古村落有80多个,古建筑达912处11633栋。其中,中国传统古村落4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同时,将造林绿化与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植树造林,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森林覆盖率达63%;先后投入8.38亿元,实施了双塘镇水南村保护与开发、陆坊乡象山故里修复等镇村联动项目125个,建成了100多个设施齐全、生态良好、风景如画的生态新村。
此外,浒湾古镇、天门岭等10多个景区(点)积极开展国家、省级A级景区(点)创建工作。目前,天门岭景区已通过“省级风景名胜区”专家评审;浒湾镇获得文化部批准,建立“中国雕版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和“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浒湾分馆”。据统计,去年,该县各大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25.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67%。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