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边际的黎川大地生机勃发,处处涌动着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热潮。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交织成了一曲催人奋进、后发赶超的欢歌。
2015年,黎川县认清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大力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的“十六字”方略,紧紧围绕“建设美好黎川”总目标和“发展升级、小康提速”总要求,深入开展“五大战役”提升年活动,凝心聚力、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9亿元、增长8.7%,财政总收入6.41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增长2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亿元,增长11.1%。
黎川风光——群山涌秀
产业支撑促转型 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
东鑫电子商务园
8月15日,黎川县在福建省德化市召开陶瓷产业发展推介会。会后,该县与11个德化陶瓷企业签订意向协议,签约资金达8.6亿元,这是黎川县主攻工业,壮大产业规模,增添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一个成功实践。
主攻工业促进升级,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黎川县切实用好用活海西经济区、西部政策延伸县、振兴原中央苏区这三个国家级战略政策,积极推动赣闽区域合作,快速融入海西经济圈。大力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完善园区功能配套,不断推进“五区”即陶瓷园、新型塑料产业园、台湾产业园、闽赣边际现代物流园、园区创业园建设,园区的承载能力日益提升。今年4月1日,省天然气黎川供气站正式供气,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利润空间;赣闽边际物流园检验大楼和商贸中心主体基本建成,年底可实现试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新增工业用地700亩。目前,园区建设面积扩大到1.2万亩。强化招商引资,聚集优势产业,紧紧围绕陶瓷、新型塑料、鞋服纺织等产业,以闽、浙、粤、台等招商重点区域,大力引进陶瓷等配套企业,壮大产业规模。今年上半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实际进资14.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94万美元,出口创汇5666万美元、增长32.1%。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聚集产业凸显效应。今年,该县谋划开发“十三五”规划项目159个,其中上报全市重大项目开发储备项目70个。43个在建工业项目中,康舒三期、环球二期、新天汇实业、大力实业等7个项目列入全市100个重点项目;菲沃斯科技、辉达光学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九州陶瓷—苏泊尔集团陶瓷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乡友陶瓷园一期入驻的21个中高档酒店日用瓷项目,7个已投产、11个基本建成。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200家,投产企业达145家。今年上半年,该县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1亿元、增长7%,纳税8718万元、增长6%,其中陶瓷、新型材料、鞋服纺织三大产业纳税总额占71%。
新型材料生产车间
陶瓷车间
康舒百米辊道窑
城乡统筹促提升 增强和谐发展新实力
新丰桥晓月
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个个生态小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簇簇夜间舞动健身的人群,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和谐美丽的城市图画。
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该县持续推动新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相连的工贸型生态园林城市”和“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一河两岸三区”进行布局,大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不断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先后推出新区教育园、文化产业园、老街综合改造、“双桥”修缮、社会综合福利院、全民健身活运动中心等80多个城建重点精品工程,极大改善了县城的人居环境,县城框架拉大了一倍,城市品位日益提升。今年,该县完成了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综合交通规划、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的编制,正在编制古城老街业态规划;年初确定的37个重点城建项目中,城南水厂、丰德线改造等10个新建项目已启动,下马路棚户区改造等17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古城改造一期等5个项目基本竣工。
新村建设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该县把村点建设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做到科学规划、建管并举。实施“六改四普及”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采取“统一拆除、统一规划、统一流转、按比例分成”的方式,流转空心房(猪牛栏)宅基地。实施清洁工程,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聘请保洁员,备齐保洁用具。今年,该县44个省批新农村建设点基本完成了拆栏、拆破旧“空心房”等拆旧工作,正在进行改水、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代表全市承接九江市考察团参观考察。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民增收。今年,该县围绕香榧、烤烟、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种植烤烟2.88万亩,预计收烟7万担;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香榧产业,今年流转土地近2万亩,种植规模达1.2万亩。稳步发展食用菌,全县栽培食用菌3亿筒,产值达6亿元。依托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养殖,继日峰聚龙湾现代渔业基地综合效益凸显后,今年,该县又启动中田河东村鑫水湾现代渔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县水产养殖达8万亩。
德胜新村
香榧基地
聚龙湾现代水产养殖基地渔业丰收
三产竞秀香满园 彰显升级发展新活力
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
9月7日,23名油画师背上行李,奔赴中国美院开始3个月的油画学习培训,这是该县为提升油画师创作水平,大力发展油画产业推出的又一个新举措。
文化产业姹紫嫣红,特色亮点纷至沓来。近年来,黎川县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抚州黎川发展油画艺术”的契机,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发展以油画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先后新建了包括油画创意产业园、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剧院等在内的文化产业园,多举措推进油画等文化产业发展,舞白狮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开拓文化公司、华星陶瓷公司被列为江西文化产业基地。继去年12月27日在南昌樟树林文化生活馆开设黎川油画南昌艺术馆之后,今年5月11日,该县成功举办北京恭王府“黎明山川、梦里江南”黎川旅游文化精品展,进一步提升黎川油画和旅游知名度。目前,该县油画产业渐成规模,油画创意产业园已汇集油画公司17家、画师200余位,并正在创评国家3A级景区。以发展油画产业为契机,该县全面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县”的号角,制定了《黎川县承接文化部对口支援 力争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提升、产业发展融合、文化发展投入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设县艺术剧院、县图书馆和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多项工程,全县初步形成了“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朝着“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铿锵前行。
旅游产业含苞待放,“三色”品牌吸引游人。该县立足资源优势,推进旅游发展,着力打造以“红色、绿色、古色”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品牌。该县围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保健、休闲度假”的发展定位,推出探古访幽文化之旅、生态体验之旅、禅文化之旅、休闲度假之旅、红色摇篮之旅等五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充分整合香榧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点、油画创意产业园、老街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文化游,走复合型旅游发展道路。今年启动了江西尚岛庄园旅游度假区、德胜农垦文化旅游区等多个项目建设,聚龙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潭溪新庄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申评省4A级乡村旅游点,黎川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电子商务争奇斗艳,网络世界孵化创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突飞猛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该县建起东鑫电子商务园,配套建有电子商务培训室、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产品摄影等服务机构,成为集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货物储存、产品展示、自主创业孵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引了一批黎川籍电子商务人才返乡创业,目前,东鑫电子商务园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就业1000多人。该县建成乡镇电子商务示范点2个。全县拥有电商企业80余家,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亿多元,在全省排位前列,被评为江西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梦好心凝起宏图,风正潮涌扬劲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黎川广大干部群众大力落实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为契机,大力转变干部作风,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砥砺奋进,向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更加美好新黎川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共襄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