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卢彬、通讯员杨伟强)6月底,市直单位组建了100支“连心”小分队,奔赴各县(区)挂点帮扶村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一个多月以来,小分队成员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好评。截至7月30日,小分队共为民办实事555件,完成为民项目63个,解决矛盾纠纷189件;正在推进的为民项目184个,正在解决中的矛盾纠纷112件。
小分队进驻挂点帮扶村后,积极开展上门入户、走访摸底工作,认真听取村组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当地民风民情、生产生活条件,记好民情日记和工作台账,找出挂点帮扶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归档。同时,与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起,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围绕发展村级经济、开展精准扶贫等方面,共同商讨和制定帮扶规划。
许多小分队还积极帮助老百姓办实事。他们重点走访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困难党员、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广泛发放、张贴连心卡,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由派出单位在挂点帮扶村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有的单位给困难户送上一些生活必需品,有的单位给农民送去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有的单位从工作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村组建设,有的单位帮助挂点帮扶村争取项目和资金。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市电信公司“连心”小分队筹资1.2万元购买了一批生活用品,专程送至广昌县驿前镇横路村,发放给特困户和五保户。市农业局“连心”小分队向省农业厅争取到90余箱农药和10余台杀虫灯后,及时送到东乡县珀玕乡北庄村。
一些小分队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和乡村干部一道,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市公安局“连心”小分队按照“平时与老百姓心连心,处警换上警服尽本职”工作要求,及时处置了挂点帮扶村与邻县村庄一起群体性矛盾纠纷;市安监局“连心”小分队及时化解了挂点帮扶村与昌宁高速公路一起群体性矛盾纠纷;市委政研室、市文联“连心”小分队协助昌傅高速公路在挂点帮扶村实现“和谐征地、友情搬迁”。
小分队“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的敬业精神,和真心实意开展帮扶活动的工作作风,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一些群众告诉记者,这次市里派干部带着锅碗瓢盆来工作,吃住在农村,是多年未见的好现象,一看就知道市里动了真格,是要真心为村里办实事的。许多小分队成员为能参加此次“四进四联四帮”活动而感到自豪。市财政局“连心”小分队队长王永林告诉记者,能为挂点帮扶村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光荣。希望能做一支“不走的工作队”。